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化工正文

无机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02 浏览次数:96
  一、行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无机盐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料、材料工业,包括22个系列1450余种产品。无机盐工业既包括农用化学品如钾肥、微肥、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也包含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大量应用的通用无机原料产品,对传统产业制品性能的改善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新产业如IT、电子、医药、汽车、环保、军工等基础原材料的组成部分,提供大量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如纳米、晶须、高纯等新兴精细无机材料产品。传统支柱产业离不开无机盐工业,高新产业、国防军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越来越丰富的无机盐原料、材料产品。可以说,越是发达的国家,对无机盐产品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越高。
  
  目前,我国无机盐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转变时期,行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和基础,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基本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提高的工业体系,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无机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10年我国无机盐产品总产量达5400万吨,销售收入1950亿元,实现利税403亿元,出口量达到1524万吨,创汇110.1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8.56%、22.09%、18.6%、0.9%和9.99%。
  
  (二)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无机盐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农用化学品,特别是钾肥发展迅速
  
  由于国内在成矿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近年不断有大型钾矿被发现和开发,使得氯化钾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降低。2010年氯化钾产量达到420万吨,进口占当年表观消费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90%以上降到2010年的43.6%。
  
  ——专用、精细无机盐产品发展形势好
  
  “十一五”期间一些产品由于加强了产品应用服务,增加产品规格档次,产能和产量普遍增长。纳米、晶须、高纯、表面处理改性精细无机产品发展突出,纳米碳酸钙产量达到数十万吨,国产电子级磷酸、氢氟酸、过氧化氢、氢溴酸等被国内外用户普遍接受,阻燃灭火剂、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医药级高纯试剂级等无机产品发展形势好。一些传统产品如无水硫酸钠推出了饲料、医药、洗涤、储能等行业专用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双高产品、两硼及碳酸钡、碳酸锶等增速回落
  
  黄磷、重铬酸钠、铬酸酐、氰化钠、硫化碱等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录的产品(简称“双高产品”),其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制约,增速回落,一些产品呈负增长。受资源限制,两硼产品发展受阻。随着国内硼矿资源不断开发,品位贫化,资源枯竭,加工成本上涨,产量下降,进口硼砂、硼酸大量取代国产,2010年进口硼砂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65%以上,进口硼酸占国内硼酸表观消费量的58%。碳酸钡、碳酸锶等由于下游用户行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方向的转移,生产呈现负增长。
  
  (三)技术进步加快
  
  近年我国无机盐产品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重铬酸钠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钙焙烧法、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生产技术,利用自行开发技术建设的万吨生产装置经受了长期运转的考验;天津派森科技有限公司的碱溶氧化制铬酸钠0.3万吨/年中试装置通过了验收;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连续氧化生产锰酸钾的方法和设备”及“气动流化塔”等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将这一技术移植到铬盐生产上,0.5万吨/年并通过了石化联合会的验收。这些技术标志着我国铬盐生产技术的飞跃,使我国重铬酸钠重污染的面貌得到根本转变。
  
  安氏法氢氰酸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国产高纯固体氰化钠产品质量稳定在98%以上,改变了我国高含量工业固体氰化钠依赖进口的局面。特别是下游衍生产品如苯胺基乙腈、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腈、甘氨酸、黄血盐钾等精细产品开发和生产,提升了我国氰化物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水平,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黄磷生产技术有了快速进步,国产大型黄磷电炉普遍在行业内推广,实现了DCS控制,综合能耗低于进口电炉。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和电除尘替代湿法除尘技术,降低了黄磷生产的物耗和能耗。发展高附加值精细磷化工,特别是有机磷化工成为磷化工行业发展的热点。实现了磷化工与硅化工、煤化工、碳一化工、氯碱化工、建材等产业耦合共生技术。
  
  饲料磷酸钙盐生产摆脱了国际上传统的湿法磷酸浓缩脱氟-石灰石中和技术,在自主研发的硫酸法湿法磷酸,开发了磷矿选矿、湿法磷酸浓缩、脱氟等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年产30万吨P2O521%以上的粒状饲料氢钙生产装置,使我国饲料磷酸盐的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美国PPG白炭黑生产技术,目前目前主要生产设备已国产化,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其原材料和能耗、污染物排放已接近国际水平。此外在产品推广应用上发展很快,开发了粉状、粒状和片状等多种不同剂型,促进了白炭黑应用领域的扩大。
  
  二硫化碳相继开发了焦炭法、天然气法取代落后的木炭法,近年又自主研发了连续流化床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与传统的焦炭法相比能耗降低了一半以上。
  
  (四)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加快
  
  “十一五”期间无机盐产业规模扩张较快。2010年基础铬盐(重铬酸钠)生产企业由2006年的19家企业降至14家企业,平均产能由1.26万吨/年增至2.6万吨/年;白炭黑大于5万吨/年的7家企业占全国总产能的59%以上;氰化钠前3家企业产能之和占国内总产能的83%以上,二硫化碳前两家企业产量占国内总量的48.0%。企业大型化,兼并重组,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减少了污染源,提高了竞争力。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促进了西部无机盐生产的发展,使行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特别是上下游关联产业组合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一些东部地区企业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西进,在西部资源地区建设大型现代化装置,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精细化、高技术应用使行业持续发展空间加大
  
  随着冶金、化工、机械等下游用户技术发展和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无机盐产品用途不断拓展,发展迅速。
  
  我国硅胶大部分用于干燥剂和宠物垫料的产品,由于生产技术含量不高,近年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情况令人担忧。一些精明的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相继开发出柱层析硅胶、用于石油、天然气的脱水干燥的硅铝胶、硅胶指示剂,FNG耐水硅胶以及催化剂用粗孔微球硅胶、微米级硅胶和气凝胶等高技术新产品。
  
  近年国内电子级无机化学品发展快,一批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研发了超净高纯级的电子级产品如电子级H2O2、H3PO4、磷酸盐、HF、PH3等对国家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市场的容量来看,半导体、集成电路支撑材料实现本地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而本地化供应将对提升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以其自身的优势发展迅速,其所需要的无机材料产品如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及三元材料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国家新兴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功能化无机材料的需求量将有很大增长,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循环性能良好、低成本、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极材料成为研究的重点。
  
  (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污染情况有所缓解
  
  ——窑炉尾气余热利用
  
  无机盐行业很多产品要经高温煅烧,其反应尾气或窑气温度高达600~800℃,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尾气经沉降、降温、除尘后排放,不仅尾气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还因除尘不彻底排放超标。一般尾气余热要占整个窑炉热量的30%以上,这是很多大宗基础无机盐产品能耗高、污染大的根源。“十一五”期间国内在对窑炉尾气余热利用、净化除尘及其综合利用方面技术发展快,推广力度大,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加强水循环利用,降低水耗是“十一五”行业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行业一是加强工艺过程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减少水耗,降低水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双高产品”和危化品,通过采用多种循环利用途径,大部分企业实现了密闭循环,仍需排放的,其污水量在1吨以下/吨产品,经解毒处理,可达标排放。
  
  ——固体污染物治理利用有成效
  
  为解决有钙焙烧排渣量大,铬带损量大的缺点,除从工艺上根本解决外,国内在围绕铬渣解毒和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继开发了铬渣替代消石灰作熔剂用于烧结炼铁、制低铬铸铁、高温熔融铬渣解毒制水泥联产含铬铸铁及钾肥、作水泥添加剂及矿化剂等十多种综合利用技术。磷渣、钡渣、锰渣等综合利用使黄磷、碳酸钡、高锰酸钾的很多生产企业达到了行业清洁生产的要求。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无机盐行业大而不强,多数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化工产业链中的低端,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能耗、物耗偏高,一些关键技术、装备还是空白,竞争力不强,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品还需要一定数量进口。
  
  (一)资源、能源和环保
  
  无机盐大部份产品以矿产资源为原料,是典型的资源型行业,同时很多产品又是高能耗产品。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突显,目前行业中化工用铬铁矿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锂、锆资源等对外依存度大于60%,锰矿大于50%,钾肥在50%左右,资源匮乏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能源价格提高,对行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如黄磷,开工不足,成本上升。
  
  无机盐也是污染较重的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量较大,有的还难于治理;另外,建设“三废”治理装置投入较大,副产品经济价值较低,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企业经济效益却不高。
  
  (二)盲目投资产能过剩
  
  我国绝大多数无机盐产品产能已过剩,但近年一些产品如三聚磷酸钠、氰化钠、硅酸钠、无水硫酸钠、硫化钠、碳酸钙等新(扩)建的现象十分突出,使本来产能已过剩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不顾市场、资源、生产条件等外部条件,置国家法规不顾,采用落后的工艺,违规新(扩)项目,一些停产多年、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企业也顶风重新开工生产,造成产能迅速膨胀,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如高锰酸钾、硅酸钠、硅胶等。
  
  (三)产品结构精细化率低
  
  目前国内无机盐行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无机化工产品少,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基础产品多,行业产品仍以原料、通用型为主,品种规格少,专用产品规格更少,精细专用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国外比差距明显,行业精细化率仅35%左右,远低于同行业的发达国家水平,通用与精细产品之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格、品种上尚未形成具有一定梯度的完整的体系。
  
  (四)产业集中度较低
  
  纵观无机盐整体行业,生产厂点多、生产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仍很低,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行业总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企业平均规模却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部分生产资源型产品的企业远离资源产地,大宗基础产品生产与下游后加工产品分散,物流量大,物流成本高,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
  
  目前我国无机盐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仍很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国内科研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发达国家一般在3%-10%,远低于国内石油化工其它行业的投入,与国外比差距更大;二是缺乏创新的机制和能力;三是行业科技力量协调运作和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极待加强;四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单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但成套技术水平不高。
  
  (六)对出口依存度过高
  
  主要无机盐产品生产发展对出口依存度过高,全行业出口量与产量比,平均达到24%,其中三聚磷酸钠大于60%左右、碳酸钡29%,饲料磷酸钙盐25%、造成最大的负面影响是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不仅与发达国家,近年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以外向型投资而设立的跨国公司销售为主,而真正的出口居次要地位。与之相比我国无机盐行业走向世界主要依靠外贸,外向型企业少,投资低。
  
  三、发展总体目标和规划思路
  
  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综合分析,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无机盐下游传统用户如轻工、石油化工、建材、有色、冶金、电力、纺织、钢铁等仍处于不同的增长期,新兴产业用户如电子、IT、航天航空、环保等尚处于发展期,高端产品市场消费潜力大,从人均水平看,增长的空间大。我国主要无机盐产品尚处于成长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也从另一角度看出行业升级和发展的空间很大。
  
  另外国内无机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品市场、技术平台的优势,使绝大多数无机盐产品形成“发达国家不做了,而发展中国家做不了”的综合比较优势。这为我国无机盐行业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十二五”是我国无机盐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规划,对行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十二五”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严格控制过剩产能的盲目发展
  
  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的基础和大宗产品产能扩张,特别是列入“双高产品”名录的大宗产品,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强化许可证管理,加强监管。
  
  ——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
  
  要提高精细、专用产品的市场供给,加快功能化、系列化、精细化无机盐产品的发展,争取到2015年行业精细化产品占全行业的比例提高到40%左右。
  
  调整产业布局,资源型产品向原料产地进一步集中,铬盐、钾盐(肥)、钡盐、锶盐、二硫化碳、钙镁盐、无水硫酸钠和硫化钠等行业要继续发展生产基地建设,磷化工、硅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氰化物、锰盐要形成一批与市场联系紧密、具有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要把副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作为行业发展的方向,鼓励不同行业的间联合。
  
  ——企业组织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
  
  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资产整合,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全国无机盐主要行业的重点产品平均装置规模要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要培育一批著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行业前三企业销售收入在行业总量的比重,扩大销售过百亿企业的数量。
  
  ——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水平要有明显提升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广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磷化工要加大黄磷干法除尘、尾气深度净化、综合利用生产高附加值碳一化学品及湿法磷酸精制等技术的推广力度;铬盐要加快推广无钙焙烧、液相氧化法等清洁生产工艺,加强精细(无机和有机)铬化学品的发展;氰化物要提高安氏法和轻油裂解法单线装置生产规模,加速下游产业链的建设;二硫化碳要淘汰木炭法,推广连续流化床焦炭法工艺及天然气法、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电解铝渣再生产冰晶石等,加速开发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产品。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无机产品出口,严格限制资源型、高能耗、重污染产品出口,鼓励精细高端无机盐产品的出口。
  
  ——节能减排目标
  
  铬盐当年产生的含Cr6+渣实现100%综合利用或无毒化处置,达到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清洁生产标准,彻底完成历史遗留的铬渣无毒化处置或综合利用,全面开展污染土壤的无毒化治理工作。
  
  (二)“十二五”行业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大力推进无机盐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走上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对资源短缺,产能不足的钾肥和两硼,要开展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的创新研究,抓紧国内矿产资源勘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从资源出发,取得稳定的供应渠道;要多途径利用矿产资源,做好盐湖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提取盐湖中锂、硼、镁、钠等各种有益组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低品位矿石和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鼓励企业发展下游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要着力培育新型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认真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建立淘汰机制,对列入限制和淘汰类的无机盐产品,3年内要逐步退出市场。要支持优势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一方面横向兼并重组弱势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纵向重组上下游相关企业,延长产业链,发挥资源配套优势,提高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并购海外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企业兼并重组要真正实现资源的统筹配置,实现互利共赢。
  
  促进龙头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产业链齐全、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挥特长,与大型企业产品差别化竞争,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优势互补、各有所长、有序竞争的格局。以产品质量、责任关怀为基础,扶持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推行品牌发展战略,逐步培育起一批拥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提升产业在国内外的形象。
  
  鼓励产业有序转移,支持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整产品结构,腾出空间和地盘发展高档精细产品,以满足当地经济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则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建设若干大型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矿-盐-电-化一体化基地等。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结构调整的问题,一方面要防止利用资源优势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特别是要杜绝落后产能搭乘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便利,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另一方面也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品产值比重,提高产品精细化率,使行业向高端化及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精细无机盐产品具有技术密集、专用性强、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消耗等量的能源和原料可创造更高的产值,是行业节能减排的主攻方向。
  
  要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替代现有落后的工艺,要把“连续氧化生产锰酸钾的方法和设备”及“气动流化塔”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推广到其它行业中,如重铬酸钠、二氧化锆等,推广转窑法碳酸钙、流化床天青石焙烧还原技术等。
  
  重视行业窑炉余热、尾气的利用,研究窑炉余热的梯级利用,是行业能耗大幅度下降的保证条件,也是行业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到2015年全行业窑炉尾气热能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突破高温炉料及炉渣的显热利用的薄弱环节,提高自动化水平,改善炉况,优化和改善燃烧控制系统。推广节能型燃烧、干燥设备、节水型洗涤设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深入发掘企业节能潜力,提高员工节能意识,也是降低行业能耗的重要方面。
  
  统一政策法规,严防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向执法不严的地区转移,推进行业园区化建设。
  
  ——严肃法规,加强管理
  
  氰化物和铬化物生产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氰化物(铬化物)生产建设许可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严格报批、认证,禁止无证生产。
  
  (三)政策措施建议
  
  ——应用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大型骨干企业,推动行业实现清洁生产
  
  支持鼓励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大型企业跨区域联合重组,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以大顶小技术改造,施行环境容量指标行业内部适度调剂等综合配套措施;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工作,提高落后产能的淘汰标准,加大对生产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能效低、污染严重特别是列入双高名录的落后产能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建立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准入企业(项目)的定期公告制度,建立污染企业的退出市场机制。
  
  ——调整出口关税
  
  无机盐产品是化工出口创汇主要产业,出口对行业举足轻重。近两年受国家出口关税调整、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遇到困难,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行业希望调整产品出口关税呼声日高,建议对(1)属于精细化工的产品,(2)属于资源再利用、循环经济的产品,(3)有资源优势且不属于稀缺战略资源,在国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影响大、享有较高声誉的产品,继续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
  
  ——鼓励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中低品位矿产品的利用
  
  调整现行矿产资源费从量征收办法,改为从价征收;落实行业用矿产资源费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鼓励企业加大对下游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环境综合治理;制定有关向具有深加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中择优配置矿产等相关资源政策。
  
  ——重点扶植行业重大关键技术
  
  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是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的瓶颈,加快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可带动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建议把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开发规划中,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植。
  
  (1)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如窑法磷酸、脱氟磷酸钙、三相加压法连续生产铬盐、黄磷尾气深度净化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化学品。
  
  (2)加速推进“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扶植企业开展方案中示范和推广项目的实施,重点关键技术应组织科技攻关。支持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如氟硅酸钠联产白炭黑、黄磷一步法生产聚合磷酸盐、流化床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绿色轮胎用高分散白炭黑、石化催化剂载体、湿法高模数硅酸钠等。
  
  (3)加强对世界前沿技术关注、研究、开发力度,支持企业开发下游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有机和无机)衍生产品,如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用纳米级钛酸钡,无水硫酸钠等,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二次开发和利用,支持企业为高新行业服务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
  
  ——突破资源利用瓶颈
  
  支持鼓励大型企业找矿、探矿,对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予以支持,扶植企业到国外兴办资源产业,加强含铬土壤修复工作和钡渣及锶渣等危险废固的综合利用。
  
  ——充分调动和发挥协会作用
  
  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经济发展调研、行业统计调查、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反应行业诉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作用,促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